紫外線殺菌原理及對人體的危害
紫外線是純物量、電磁波的一種,原子中的電子從高能階跳到低能階時,會把多余能量以電磁波釋出。電磁波的能量越強(qiáng),波長越短,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波長400nm-780nm(1nm=10-9m),對肉眼來說,400nm的電磁波顯示成蘭色、紫色,780nm的電磁波顯示成橙色、紅色。紫外線是指波長比400nm還短的電磁波,因其光譜在紫**之外,故名為紫外線(Ultraviolet,簡稱UV)。紫外線通指是波長在100-400nm的電磁波,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紫外線。
100-400nm波長的紫外線,按其對人體的影響及功能,UV-A,UV-B,UV-C和V-UV。
UV-A是波長在315-400nm的紫外線,UV-A能使人的皮膚產(chǎn)生黑色素,使皮膚變黑。
UV-B是波長在280-315nm的紫外線,UV-B能致癌,令皮膚起皺紋老化。
UV-C是波長在200-280nm的紫外線,其中有254nm波段具有*好的殺菌、消毒效能。
UV-C(253.7nm)波段能*有效地破壞細(xì)胞、病毒的DNA(脫氧核糖核酸)和RNA(核糖核酸),使微生物迅速死亡。
V-UV(185nm)波段能產(chǎn)生臭氧,而在空氣中或溶解在水中的臭氧,能把微生物的細(xì)胞壁以氧化作用破壞,使微生物立刻死亡。